東營79歲老人樂在方寸郵票中 與郵票“一見鐘情”
2014-01-06 08:45:00 作者:孫娜娜 劉海濱 來源:黃三角早報 我要評論
[提要]61年的集郵生涯,他收集的郵票可謂海量,一張張花樣紙片,記錄的是歷史,凝聚的是老人的心血。記者看到,專題郵集中有關于全國各大名校,有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、山東大學,還有新華日報、人民日報的信封等等,每個信封上有至少4個郵票。
大眾網東營1月6日訊 據(jù)黃三角早報消息,61年的集郵生涯,他收集的郵票可謂海量,一張張花樣紙片,記錄的是歷史,凝聚的是老人的心血。他用郵票記錄世界各地,匯總各類故事,讓自己老有所樂。5日,記者來到張玉池老人家中,聽他講他與郵票的故事。
排隊買郵票
搜集各大名校信封
5日上午一大早,張玉池就趕到郵局排隊買馬年生肖郵票。“共有300余人買郵票,我是84號,排隊近4個小時才買到。”看著剛買到的郵票,張玉池老人臉上露出笑容。79歲的他與郵票結緣已有61年的,“這其中的點點滴滴講一晚上也說不完。”
在興盛社區(qū)文化活動中心近日展出了張玉池老人的幾幅專題郵集作品。張玉池老人將剛從社區(qū)拿回來的郵集作品給記者看。“這是女兒從復旦大學郵寄回來的帶著信封的郵票,這是北京師范大學一個小女孩寄來的信件……”張玉池老人溫柔地撫摸著自己的“寶貝”,講解與每個信封和郵票的故事。
記者看到,專題郵集中有關于全國各大名校,有清華大學、復旦大學、山東大學,還有新華日報、人民日報的信封等等,每個信封上有至少4個郵票。張玉池說,為了制作這期專題郵集,我聯(lián)系了很多學校,寫了很多信,跟學校通信來往的次數(shù)是數(shù)不清的!坝械膶W;騿挝贿給我回信表示感謝,或多贈給我?guī)讉信封,但偶爾也有‘石沉大!臅r候!睆堄癯卣f。
集郵源自“一見鐘情”
又“淘”還買,收集一櫥子
“我是從1952年開始集郵的,到現(xiàn)在已經有整整61年了。當時我在博興師范工作,學校里有位語文老師愛好集郵,他給我展示他收藏的關于解放區(qū)的郵票,就在那一剎那我愛上了集郵!睆堄癯卣f,當時一枚郵票8分錢,可是一頓飯錢,而他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元錢,成套的郵票好幾元錢,實在是買不起,只好到處“淘”郵票。
為了盡可能收集郵票,他時常關注別人家是否有來信,“看誰有來信了,就去跟人家說說,然后把郵票揭下來,后來才知道郵戳也是有價值的,所以以后就比較注意信封的收集。集了一本又一本,心里特別高興!睆堄癯卣f,這些郵票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,上自天文地理,下至風土人情、山水花鳥魚蟲,還有上古時代的文化遺產,近代的科學發(fā)明,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,翻天覆地的政治事件,經濟文化建設,衛(wèi)生體育運動等等,都形象地反映在郵票上,小小郵票真可謂是一部“百科全書”。
如今,生活條件好了,每年新發(fā)行的郵票張玉池都會購買。漸漸地郵票藏了一大櫥子!巴ㄟ^集郵活動,我結交了許多朋友。無論是青年還是中年我都愿意交往,感覺自己年輕了不少。”張玉池說,集郵讓自己每天興致勃勃。
制作郵集專題展
讓“孤芳自賞”變成“群芳共賞”
1998年退休后,張玉池開始積累一些集郵知識,訂閱了集郵報刊,還爭取到外地參觀一些集郵展覽,向一些集郵有成就郵友請教。“有時候我想我集郵也有幾十年,郵品壓在廚子里,經常翻閱倒也開心,但只能算是‘孤芳自賞。倒不如制作成郵集,展出來,來個‘群芳共賞’,讓大家都來欣賞!
有了這個想法,張玉池開始學習編郵集,選主題、寫前言、列提綱、整理素材、寫說明詞、編排郵品,制作貼片……正值炎炎夏日,張玉池揮汗如雨,整整用了兩個月時間。“當看到一部5框的《人民政協(xié)的光輝歷程》后,我心里無比的高興!睆堄癯卣f。
為了更好地把自己的藏品制作成專題,70多歲的張玉池學會了用電腦,排版、打字、上網查資料,每一部郵集專題的完成都凝聚著張玉池老人極大的心血。如今,經張玉池老人整理展出的集郵作品有很多份,如“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”、“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”、“奧運夢圓”等郵集,人們既欣賞了書畫作品,又從集郵作品中更加形象地看到了歷史的軌跡。
如今,張玉池又開始了一項大工程,制作“中國夢”專題郵集。在他電腦上,記者看到他制作的作品占滿了77頁A4紙,分為10各部分,涵蓋了中國近代史發(fā)展的各個重大事件和轉折點!斑@是初稿,我還在整理中,希望能盡快做好,展示給大家看。”張玉池說。
責任編輯:王真真
更多新聞:
- 東營市英語口語大賽決賽名單“出爐”2014-01-06 08:45:00
- 東營市“迎新春 慶元宵”讀書活動于1月22日舉行2014-01-06 08:15:00
- 生肖馬郵票《甲午年》特種郵票在東營首發(fā)2014-01-06 08:15:00
- 父親毫無征兆離家數(shù)日 女兒尋線索急盼其歸2014-01-06 08:15:00
- 男子網上買二手手機 手機未收到被騙1300元2014-01-06 08:15:00
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
1、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復制、編輯或發(fā)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(fā)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眾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眾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(fā)布,可與本網聯(lián)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4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(lián)系的,請30日內進行。